服务热线
020-123456789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 刘浩)随着消费者因生活压力等因素造成白发的纯植物产生和增多,染发剂成为众多消费者的上海市消常用消费品,许多商家推出的保委染发产品打出“植物”“天然”的概念。近日,测试纯天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染发剂比较试验结果,款染靠谱结果显示,发剂4款样品的纯植物染发成分含量超标,多数宣称“植物”“天然”概念的上海市消样品均含有化学染发剂成分,部分样品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。保委
本次比较试验通过药妆店、测试纯天商场超市、款染靠谱电商平台等渠道购买了41款染发剂,发剂其中10款采自COCO KARA FINE、纯植物万宁等实体店,上海市消31款采自天猫、保委小红书等电商平台(包括10款采自跨境电商的样品)。样品涵盖温雅、章华等国产品牌,也包括TIGI(体吉)、呂等进口品牌,价格从29元到399元不等。
本次比较试验主要依据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和《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》的要求,对重金属、32种常用染发成分、标签标示等进行了测试和核查。此外,针对近年来倍受消费者追捧的植物染发剂,本次试验对相关样品的宣称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对。
4款样品染发成分含量超标
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,我国化妆法规中对染发剂成分有明确限量规定。染料可以改变头发颜色,但如果含量超标,则会对身体产生危害,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规定了每种染发成分的最大允许浓度。
本次比较试验对32种常用染发成分进行了检测,结果发现,4款样品的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超标。
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超标的样品
7款标注“纯植物”“纯天然”样品检出化学成分
比较试验所涉41款样品中,33款样品不同程度地宣传“植物”概念,内容大致分成两类,一类是宣传产品添加了植物成分但本质上依旧是化学染发剂,另一类则是宣称是“纯植物”“纯天然”的染发剂。试验中有10款采自电商平台的样品网页宣称“纯植物”“纯天然”。
经检测发现, 除了3款样品未查出化学成分外,其余30款样品均检出化学成分,其中7款样品宣称“纯植物”“纯天然”,与未作相关宣称的其他样品相比,在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。
宣称“纯植物”“纯天然”,但检出化学成分的样品
7款样品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
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,国家强制性标准《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》中规定,应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全部成分,以方便消费者在出现过敏时可及时甄别过敏源。
本次比较试验对样品的标签进行了核查,结果显示,除去10款采自跨境电商的样品无中文标示外,其余31款样品中, 7款样品存在标签标示错标或漏标的问题。
标签标示漏标或错标的样品
消费提示
理性选购 莫轻信宣传
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,在选购染发剂时,要擦亮眼睛:
仔细查看包装标签。染发剂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,购买时除了要查看包装上是否有制造者名称、地址等常规信息外,还应查看有无标注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,即“国妆特字”。易敏人群还需特别留意包装上的成分标签。
理性看待商品宣传。消费者在选购时,要注意区分“含植物成分”和“纯植物”这两种宣传。宣称“含植物成分”的染发剂本质上和传统化学染发剂没有太大的区别。目前我国并没有一款“纯植物”审批成功,无论何种染发剂,都应符合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,染发剂安全与否要根据染发剂的使用频率、剂量和自身体质等综合考虑。
仔细阅读使用说明。染发次数不宜过多,两次染发间隔时间半年以上。在使用新的染发产品时,须按说明书进行过敏测试,若无异常反应方可使用。过敏体质、头皮有伤口、患慢性病、近期预备生育的夫妻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染发。
责任编辑:24吉林和龙:防疫情实地强化监管农贸大集 助力“六稳”“六保” “上海品牌”认证实现新跨越 重庆启动电梯96333应急处置平台试点 福建省特检院:筑牢安全防线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安徽召回11批次缺陷口罩 用工业松香加工肉制品被判刑 山东公布一批食药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安徽:专项整治防疫用品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吉林丰满:打好稳价“组合拳” 广西开展打击侵权假冒“铁拳2020”专项行动 江西:为复工复产企业检定校准计量器具20万余台件 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专项整治 广西开展打击侵权假冒“铁拳2020”专项行动 助力“六稳”“六保” “上海品牌”认证实现新跨越 辽宁沈阳:专项整治防疫用品领域违法认证 辽宁沈阳:专项整治防疫用品领域违法认证 自热火锅成新网红 发热包破损频发投诉 给公筷公勺立规矩 陕西发布《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》 打造舒适消费环境!“头脑风暴”引领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成都“马路边边”状告大连“马路边边”:你家店名侵权了 “消协发展你我描绘”主题征文活动向社会征稿 天津: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野生动物监管力度 加速“回血”!从“618”大数据看中国消费复苏热力 江西:为复工复产企业检定校准计量器具20万余台件 福建省消委会就“快递柜收费”发声:应先征得消费者同意 给公筷公勺立规矩 陕西发布《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》 北京昌平:135工作法确保餐饮防疫复工两不误 福建省消委会就“快递柜收费”发声:应先征得消费者同意 企业促销要规范!上海市消保委约谈百联沪通等5家企业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辽宁沈阳:专项整治防疫用品领域违法认证 吉林丰满:打好稳价“组合拳” 新业态持续发力 新消费潜力释放“五一”节日市场扩量升级看点多 安徽召回11批次缺陷口罩 陕西:对销售过期食品专项检查活动开展督导检查 用工业松香加工肉制品被判刑 山东公布一批食药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吉林丰满:打好稳价“组合拳” 江苏启动2020年度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工作 不要乱点击!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 上海开展固体饮料、压片糖果、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湖北开展口罩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50款童鞋 3款样品重金属超标 口罩4项目不合格被罚没5.2万元 5月起湖北将全面开展“公平竞争执法2020”行动 打造舒适消费环境!“头脑风暴”引领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福建出台规则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行为 陕西:对销售过期食品专项检查活动开展督导检查 福建:一季度检验2.8万余台住宅电梯 广西开展打击侵权假冒“铁拳2020”专项行动 “人脸识别第一案”:只是看个动物 为啥强制刷脸